农工学发〔2022〕13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竟赛竞赛(以下简称“大赛”)定于2022年8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见后续通知)在福建农林大学举办决赛,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推动我国农业建筑(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设计水平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我国农业工程类创新创业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二、大赛主题与内容
(一)主题: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工程
(二)内容:根据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求与农业建筑(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方向的特点,大赛分为创新类指定项目、创新类自选项目和创业类项目三个单元。
1.创新类指定项目
是指由农建专业相关行业提出的与本届大赛主题相符的技术需求和难题,团队通过独立思考和科学设计,提出方案合理、技术可行、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
2.创新类自选项目
是指学生自选贴近本届大赛主题的项目,通过独立思考、科学设计,能够明显提高或优化现有农业工程模式或现有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创新性强、研究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的项目。
3.创业类项目
是指团队在农业工程领域已经取得的技术发明和科技成果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提出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并且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创业方案,知识产权明晰,无纠纷。
大赛主题内容可包括以下4个方向之一:
(1)工艺与环境方向
结合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完成设施种植或养殖(具体到一个品种)的健康、高效、优质、智能化生产新工艺与环境调控方案。
(2)设施与设备方向
围绕节能、环保主题开展设施新型式、新构造以及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围绕安全、高效主题开展设施生产环境智能化调控系统或省力化生产管理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完成相应的设计方案或者模型。
(3)清洁能源工程方向
以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施节能技术等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工艺、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为出发点,以农业废水、废物以及其它可再生资源为基本原料,完成清洁能源的资源化、智能化利用设计。
(4)乡村建筑方向
结合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选取国内具有地域特点、地方特色的村镇为案例,进行产业、空间、建筑、结构、景观、基础设施等设计,或完成村镇生态住宅设计方案。
所有参加决赛的作品必须与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符合现代农业工程和智慧农业的要求,往届获奖作品不许再参加大赛。同时,所有创新类作品需制作实物模型进行参赛。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三、主办与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农业大学
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
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
承办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农业信息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组织与领导
为保证大赛的顺利开展,大赛成立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大赛指导委员会、竞赛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的指导、评审、组织宣传等具体工作。
指导委员会
汪懋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绍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学庚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天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春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 坚 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主席
张 辉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林万龙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竞赛委员会
主 任: 朱 明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副主任: 张全国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易维明 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李保明 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群主任/教授
委 员:待定(由各参赛单位分别推荐1-2名组成)
组织委员会
主 任:黄炎和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教授
副主任:王应宽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
管小冬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秦京光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李同斌 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王朝元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委 员:赵淑梅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主任/教授
段 娜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童 勤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何金成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王新锋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师
龙 博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五、参赛条件与方式
1.参赛对象
全国农业工程类(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农业工程等)、农学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动物养殖技术、资源与环境、生物质工程等)、土木建筑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等)、新能源类(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等)以及其他相关类专业普通本科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均可以组队报名参赛,参赛作品由所在学校统一向组委会报名,通过各学校预赛选拔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决赛。每个参赛队(或每件作品)的学生人数不超过 4 人,指导教师为 1 人,每个参赛队员只能参加一组比赛,每个指导教师只能指导一组队伍。作品类别划分按照学历最高的队员划分至本科生或研究生类作品。
2.参赛方式
接本通知后,各参赛单位即可按大赛主题和内容的要求进行预赛,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获得学校推荐后,由所在学校统一向组委会提交下列材料:
(1)作品报名表;
(2)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
(3)实物作品模型或样机;
(4)介绍作品功能的展板的电子版(展板规格:0.9 米×1.2 米);
(5)创业计划书(仅需创业类项目提供)。
3.作品要求
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暨农建相关专业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全国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结合某一题目开展广泛调研论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行撰文或拟定设计方案,完成设计图纸,实物作品由学生自行加工,完成作品的制作,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参赛学校可为参赛队聘请指导教师,但作品的选题、设计、分析和制作等项工作都应由学生自行组织与完成。所有作品必须为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学生作品参赛。参加创业类项目,必须提供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实物作品体积不超过2立方米且最长方向尺寸不超过2米。
4.参赛名额
各高校推荐的参赛作品数量比例应少于本校初赛参赛队总数的50%,且报送的决赛作品不超过5件,并至少有50%为指定组项目(如报送5件,3件为指定组项目)。
六、大赛进程与时间安排
2022年5月发布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通知。
(一)作品报名
各参赛学校于 2022 年 6 月 30 日前将参赛作品报名表(见附件1)(双面打印)及推荐参赛作品汇总表(见附件 2)各一份报送大赛组委会。同时发送报名表和汇总表的电子文档。参赛作品报名后,相关信息(包括作品名称、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等)一般不得更改。
(二)作品提交
各参赛学校于 2022 年 7 月 20 日前将参赛队伍信息、一张参赛队员合照、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电子版、作品介绍展板(尺寸为 0.9 米×1.2 米,可由组委会统一打印)、评审委员会专家推荐表(见附件3)、创业计划书(见附件 4),上传至大赛指定邮箱,规定时间内未提交者视为放弃比赛,详情请见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网站通知。参赛作品的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纸质版一式5份(双面打印)以及实物作品模型或样机在报到时提交到组委会。
(三)大赛时间
2022年8月中下旬在福建农林大学举行。大赛初步拟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赛队线上答辩,模型需通过录制视频或答辩演示等方式展示,评委线下评审。
七、评 奖
(一)奖 项
本届大赛设立:创业组“光阳蛋业杯”、大学生创新组“中农富通杯”、研究生创新组“大牧人杯”,分别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二)评审原则
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聘请专家组成本届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通过设计资料审阅、答辩和实物视频演示等程序,从参赛作品的选题、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制作等方面,对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参赛队员答辩与作品演示情况等进行评审(本科生和研究生分类分别评审),确定优秀作品奖及等级。对于获特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对大赛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参赛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各组织单位需提供预赛组织的相关报道及证明材料。
八、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段 娜 13810264860
童 勤 18618425722
何金成 18850117251
王新锋 13366066515
龙博 18649806381
电话:010-62737329
Email:nongjiandasai@126.com
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楼415室
附件:1.作品报名表
2.报名汇总表
3.评审委员会专家推荐表
4.创业计划书
5.技术需求与难题
附件下载: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 报名相关材料(附件1-5).zip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2022年5月11日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uF5Y1iqt4T9SnvCNEeGjWQ